鳑鲏鱼怎么养不容易死?
一、鱼种论述
是小型淡水鱼类,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鳑鲏亚科下属鱼类的统称,俗称四方皮、镜鱼、彩圆儿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一定的食用价值,常见的有中华鳑鲏、大鳍鱊、高体鳑鲏等。
二、生活习性
1、浅水性:是浅水性鱼类,一般情况下都浅水区或浅水层活动、觅食,但季候变化、水温冷暖、气压高低、水体溶氧、饵物环境等随时都可能改变的栖息水层。
2、杂食性:是杂食性鱼类,动物性食物有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水生昆虫及幼虫等,植物性食物有藻类及高等植物的幼嫩枝叶、碎屑等,亦喜食水底沉积的有机质。
3、广温性:是广温性鱼类,生存临界水温0~35℃,最适生存水温14~28℃,摄食临界水温8~32℃,水温低于8℃或高于32℃时逐渐停止摄食,冬季集群在深水区越冬。
三、饲养方法
1、鱼缸:个体不大,一般都在10厘米以内,数量少时可用普通鱼缸,数量多时建议用水族箱,养对鱼缸材质没有什么要求,不管是玻璃鱼缸、陶瓷鱼缸还是塑料鱼缸均可。
2、养水:对水环境有极强的适应性,但水质条件良好更利于生存,最适生存水温14~28℃,生存临界水温0~35℃,若用自来水养最好是暴晒或静置2~3天后再使用。
3、喂食:是杂食性鱼类,植物性饲料有米饭、麦粒、菜叶等,动物性饲料有蚯蚓、红虫、面包虫等,也可在花鸟市场或网上买金鱼配合饲料,每天喂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4、换水:要定期换水以保证水质,否则容易因水质过差而诱发病虫害,其中夏季可3~4天换一次水,春、秋季可每周换一次水,冬季每半个月换一次水,每次换掉三分之一即可。
四、注意事项
1、喜栖息在水质清洁的环境中,若水体环境过差容易发生病虫害,养时一定要定期换水以保证水质。
2、不发色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雌鱼多数不发色,其二是还未到繁殖期,其三是环境不适会不发色或发色慢。
3、繁殖期需要有河蚌才能正常繁殖,没有河蚌虽然亦可利用水草、螺类等完成繁殖,但繁殖效率往往会大打折扣。
鳑鲏鱼怎么养
1、鰟鮍鱼生活在淡水湖沼中,个体不大,外表很漂亮:银灰色的身体上镶嵌着桔黄色和蓝绿色的斑纹,鲜艳绚丽。到了产卵季节,他们常常雌雄相伴,在水中寻找河蚌的栖息场所。
2、适水温为14 - 28℃,对水质并不挑剔。此鱼性情温和,常成群游动觅食,喜好清洁而植有水草的水槽。
3、鳑鲏鱼喜群游,不可单独饲养一条,否则易感到孤单恐惧,乱闯乱撞。
4、鳑鲏生活在开阔的wWW.diaoyUchANG.c@om水域,需氧较高,如果缸养,则需要使用加氧设备。
5、收到惊吓、水温变化大等,容易导致鳑鲏有跳缸现象,如果是塑料盆、瓦缸等饲养,注意水位不要太高,或者在上面加纱网预防。
扩展资料
食物
鳑鲏是杂食性鱼类,食物以藻类为主,一般摄食硅藻及其它藻类、碎屑,少量的枝角类和桡足类。也可摄食水草、高等植物的叶片、藻类、沉淀的有机物、浮游动物、水生昆虫。
繁殖方式
鳑鲏产卵期在4-6月,5月中旬最盛,分批产卵。作为一种小型鱼类,其繁殖能力较弱,怀卵量低,但其繁殖 方式极大程度的保护了幼鱼的安全。雌雄鳑鲏会左右相伴,寻找河蚌(Anodonta)的栖息场所,找到开口的河蚌,雌鳑鲏便将产卵管插入蚌的入水管中,将长圆形的卵产到蚌的鳃腔内。随后,雄鱼也在河蚌的入水口附近射精,当蚌呼吸时,把附近排有雄鳑鲏精液的水流吸入鳃腔,精卵得以结合。
随后,鳑鲏的受精卵移至蚌的鳃瓣,慢慢发育,精卵在蚌腔内受到河蚌呼吸进出水流的翻动,得到充分的溶解氧,孵化率很高。3-4周后幼鱼才会离开河蚌,自行生活。在鳑鲏鱼产卵活动之时,河蚌也把受精卵散在鳑鲏鱼身上,可以说,鳑鲏和河蚌是生物中的一种共生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鳑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