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是大头鱼吗?
一、鱼种论述
不是大头鱼。是鲤科鲢属淡水鱼类,俗称白鲢、水鲢、跳鲢等,而大头鱼则是鲤科鳙属淡水鱼类,学名鳙鱼,俗称花鲢、黑鲢等,因头可达体长的1/3而得名大头鱼、胖头鱼,但两种鱼在形态和习性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亦常被人们合称作“鲢鳙鱼”。
二、形态特征
是我国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型鱼类之一,体侧扁而稍高,腹部狭窄,腹棱自胸鳍直达肛门,头大,头长约为体长的1/4~1/5,吻短,口宽,眼小,体被小圆鳞,臀鳍起点在背鳍基部后下方,尾鳍深叉状,体背侧面呈暗灰色,下侧呈银白色,各鳍呈淡灰色。
三、常见种类
1、白鲢:白鲢是鲤科鲢属淡水鱼类,俗称水鲢、跳鲢、鲢子等,体侧扁而稍高,腹棱自胸鳍直达肛门,头大,头长约为体长的1/4,体背侧面暗灰色,下侧银白色,各鳍呈淡灰色,广泛分布于长江、珠江、淮河、黑龙江等水系,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西江河段等地最常见。
2、大鳞鲢:大鳞鲢是鲤科鲢属淡水鱼类,俗称大鳞白鲢,体侧扁而稍高,体长为体高的3.1倍、为头长的3.8~4.0倍,背部隆起高,腹部狭窄,腹缘弧形,体被小圆鳞,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喜栖息在水流缓慢、水质肥沃、浮游生物丰富的开阔水体中。
四、生活习性
1、中上层鱼类:是中上层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水体中上层活动,但季候变化、水温冷暖、气压高低、水质清浊、水流大小、水位涨落、饵物环境等都会影响的活动水层。
2、滤食性鱼类: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靠腮的特殊结构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并喜吃草鱼的粪便、鸡粪、牛粪等。
3、喜温性鱼类:是喜温性鱼类,喜在水温偏高的水域活动,最适宜生存水温约23~32℃,摄食临界温度约8~40℃,只要水温高于8℃且低于40℃时都能保持一定的摄食积极性。
花鲢鱼与大头鱼的区别
花鲢鱼与大头鱼没有区别。
花鲢又叫胖头鱼、大头鱼、黑鲢,外形似鲢。身体偏扁,头部大而宽,头长约为体长的1/3。口亦宽大,稍上翘。眼位低。鳃孔较大,鳃盖膜很发达。鳞细而密。背部青黑色,体侧深褐带有黑色或黄色花斑,腹部灰白,各鳍浅灰。从腹鳍基部至肛门之间具有角质腹棱。胸鳍较长,其后缘超过腹鳍基部。
花鲢是中国民间重要的淡水鱼鲤科的一种,生于各水系和湖泊中。
身体偏扁,头部大而宽,头长约为体长的1/3自度。口亦宽大,稍上翘抄。眼位低。鳃孔较大,鳃盖膜很发达。鳞细而密。背部青黑色,体侧深褐带有黑色或黄色花斑,腹部灰白,各鳍浅灰。从腹鳍基部至肛门之间具有角质腹棱。胸鳍较长,其后缘超过腹鳍基部。
怎样钓大头鱼和鲢鱼?
钓大头鱼和鲢鱼的方法如下:一、要巧选位渔谚说:“出钓看天时,选点看地利。”选择钓位要远离公路、码头、工厂、矿山等地鲢鱼容易受惊,听到车、船行驶震动、机械轰鸣声,会吓得群体逃遁。
更要远离捕鱼拦网。许多大、中型水库,进入夏季都下网捕鱼,大网多处布阵,鲢鱼一见到下网和起网,如惊弓之鸟,惊恐万状纷纷逃命,所以在这些地方是很难钓到鱼的。 鱼的活动规律是,白天常群集到远离近岸僻静宽阔的水域活动觅食,晚间游至近岸湾沟处栖息。
故选择钓位要选在河流入库口,有“活水”、溶氧充足的深水岸边;外界无干扰水域宽阔,常有鲢鱼游弋的高崖下;土航道与支叉相连接,鲢鱼巡游觅食必经的“咽喉”部位;湾沟中有水草、浮游生物多、鲢鱼爱集群活动觅食和栖息之地。
二、要巧用饵配适口对路的饵料是丰收的关键,而适口对路饵在于味,饵料的酸、臭、香、甜、腥味的浓与淡,还要根据水情而定,水瘦宜淡,水肥宜浓。三、要巧施钓1、海竿浮钓鲢,看似很容易,其实在操作上有许多技巧性的环节,必须解决好,重点钓深钓浅,在找准鱼的适温泳层,根据鲢鱼活动变化的规律,灵活调定钓鲢深度,方能奏效。
2.要科学地匹配好钓组。浮漂最好用无气孔、不吃水、浮力大的优质泡沫浮漂,铅坠用瓷眼环型坠,组钩用能随时更换的活钩。钓组组合要简便快捷,抛投落水,浮漂的浮力大、上浮快;环坠孔光滑,滑落水底快、定位快;“活钩”随时更换,能保持整组钩的锋利,中鱼率高。
3.解决好飞钩挂线、挂坠问题。 方法是在组钩上饵时,将钩分别轻轻按在饵团底部,不宜按得太深,这样在抛投时,就不会出现飞钩挂线、挂坠的现象,确保出竿的成功率。饵团入水后稍一溶化,钩就会外露下垂,一旦鲢鱼吸食,会立即中钩。
4.掌握好抛投技巧。海竿主线经多次使用,由于鲢鱼中钩挣脱,会出现打弯拧劲现象,容易使铅坠滑落受阻。 所以海竿抛投,在组钩即将落到水面的瞬间,要快速扬竿,即用力“抖一下”,把钓线拉直,使钩、坠快速顺利地滑落定位。
5。把握好提竿时机;咬钩一般浮漂表现为轻轻摇动,旋转走动,剧烈跳动,黑漂下沉。观漂提竿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提竿的最佳时机是黑漂下沉,它表明鲢鱼已中钩,此时提竿十拿九稳得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