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钓鲫鱼饵料搭配

更新于:2024-09-22 06:52:34

夏说钓鱼,聊海外钓鱼,助钓友钓技!

两饵团钓时只有轻微动作却没有理想的鱼讯怎么办?翻译来自《日本図解り入門 基礎から始める ヘラブナ釣り入門》。

日鲫垂钓通常都要使用雾化饵来聚鱼。只有几条鱼聚集过来的话,浮标上一般是不会出现动作的,但随着聚集过来的鱼增多,渐渐地就会有动作产生了。

因此,垂钓伊始,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地把握浮标的动作情况。也就是说,要能通过微弱的动作来判断水下的聚鱼情况、日鲫的活跃度、饵料的情况等。

垂钓时通常的做法是一边观察浮标上的动作情况,一边调整子线的长度和饵料,但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注意。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鱼警戒心增强,即使浮标上有动作信号,那也只是鱼轻轻地触碰饵料所致,迟迟不出现鱼咬钩的理想鱼讯。

日鲫垂钓一般都是搭上一天的工夫,如果没有明确的鱼咬钩信号的话一整天就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垂钓节奏。先不管能不能钩住鱼嘴,要是连可以提杆起鱼的鱼讯都没有的话就很难继续垂钓下去。

那么,为什么没有理想的鱼讯产生呢?

假设用两饵团进行1~2米的浅宙钓时浮标只是轻微地晃动,却没有明显的鱼讯,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雾化饵雾化性过强导致日鲫游到上方钓层,二是类似浮标过大等钓具的使用不合适。

前者的错误在于只想着把尽可能多的鱼诱集过来,所以使用了雾化性较强的饵料。在放养有大量日鲫的钓鱼场里,只要垂钓地点没有大问题,连续投饵1个小时一般就能把鱼聚集过来。刚开始投饵的时候可以用雾化性强一些的饵料,但当标尾回浮过快或是标尾产生轻微晃动时就必须马上停止使用强雾化性的饵料了。产生晃动即降低饵料雾化性,这是最简单的对策。

或是一开始投软饵时,攥一把饵料黏合剂(BB)或轻鲫撒到饵料上,提高饵料的硬度。这样不仅可以抑制饵料的雾化性,还能增强其持钩性,保证料顺利入水。

不过,在鱼群密度较小的钓鱼场垂钓时,浮标动作并不一定是日鲫所致,也有可能是一些小鱼聚集过来造成的。若动作轻而尖锐,基本上可以断定是小鱼。在这样的钓鱼场垂约时,若明确判断是日鲫的话,就将饵料认真地圆圆地挂到钓钩上,这样可以抑制饵料在下沉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的雾化效果,从而使标尾的入水幅度增加。而且,如果这时产生鱼讯的话,那就说明之前所用的饵料雾化性过强了。

这些调整饵料的方法都是为了使浮标产生3~4目的入水幅度。如果适当调整饵料后还是没有鱼讯的话,就考虑可能是钓组的问题了。

这里介绍两个有代表性的因钓组不合适而导致不出现鱼讯的情况。一是子线的长度,另一个是标尾的尺寸,即铅坠负荷量。

使用长子线的话饵料稳定入水之前会遭到日鲫“围堵”,导致饵料持钩性变差,鱼讯出现缓慢等问题。因此当迟迟没有鱼讯时,可以尝试各缩短上下钩子线5~10厘米,这样一来就可能马上出现明显的鱼讯。但是,虽说有鱼讯了,如果晃动时间较短,还是有可能会以“涮饵”告终,此时就很难再应对了。因此缩短子线时要慎重,应分阶段一点点地调整。

另外,铅坠负荷量小的浮标和过长的子线一样,饵料缓缓下沉的时候还好,当聚集过来的日鲫过多时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导致鱼讯模糊。

相反,铅坠负荷量大的浮标虽然可以避免下沉过程中产生多余的晃动,使饵料顺利到达钓层,但突然有鱼讯产生时多会以“涮饵”告终。和确定合适的子线长度一样,能够确保标尾一边晃动一边稳定入水的铅坠负荷量是最合适的。

另一方面,灯笼钓时现在多用50~60厘米的长子线。这是因为日鲫通常对移动中的饵料比较感兴趣,饵料静止了的话连晃动都会消失。

和浅宙钓一样,灯笼钓时要想有明显的鱼讯产生,基本的对策是首先认真仔细地挂饵,然后提高饵料硬度,再者就是以3~5厘米为单位逐渐缩短子线的长度。

总结一下促使鱼讯产生的要点,主要有以下三个:

1.提高饵料硬度。

2.缩短子线长度。

3.增大浮标尺寸。

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