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是钓鱼人眼,浮漂在水中的一起一伏、一跌一宕,都代表着水下的种种鱼情,所以漂相也被钓友们称为鱼语,看懂漂相了,也就搞明白鱼情是什么状况了。
决定漂相的因素有很多,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水体内鱼的密度情况,鱼的密度大,诱鱼效果自然理想,漂相自然比较多,漂讯的幅度、清晰度也毋庸多提。
但是,除了鱼的密度之外,还有三个因素,都影响着漂相的幅度、频率,分别是浮漂的浮力、鱼饵的状态、钓点的深浅。
一、浮漂的浮力
浮漂为什么会出现漂相呢?简单地说,就是浮漂的浮力和铅坠、钩饵的重量,在水中达成了静态平衡。
当进窝鱼打破了这种静态平衡之后,哪个方向的力更大,浮漂就会向哪个方向移动,如鱼吞食钩饵,带动鱼钩向下,必然会拉扯浮漂向下。如果鱼吞食钩饵,带动钓组朝上,必然会拉扯浮漂上顶。
咋一看,这没什么好说道的,原理非常之简单,事实上也是如此,但是之所以将浮漂的浮力列为影响浮漂的第一因素,是有原因的。
浮漂的吃铅越大,也就是浮漂的浮力越大,进窝鱼想要打破这种平衡,需要的力就越大,围绕着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玩出不少花样。
当浮漂吃铅比较大的时候,鱼情不好、鱼口比较迟,即便是流水水域作钓,我们也可以用钓双铅的方法,将钓组调得比较灵,因为进窝鱼只需要很少的气力,就可以打破浮漂的静态平衡,从而产生漂相。
如果鱼口好、快、猛,还伴随着小鱼闹窝,我们调钓偏钝甚至是极钝,不仅鱼口信号真实可靠,小杂鱼的闹窝信号,基本上都能被过滤。
如果使用吃铅较少的浮漂时,上述的玩法就比较单一了,所以野钓多推荐用大吃铅浮漂,就是这个道理了。
二、钓饵的状态
钓饵的状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钓饵的雾化速度,二是钓饵的香型,我们先说味型。如果钓饵的味型浓郁,被进窝鱼抢食的概率就会大幅增加。
比如挂一条蚯蚓和挂一粒麦子,肯定是挂蚯蚓鱼口会更好。因为,我们想要快速看到漂相,就不要舍不得用香郁的钓饵。
其次就是钓饵的溶散、雾化速度,如果钓饵的香型浓郁,进窝鱼抢食钩饵的几率增加,那么饵料雾化得越好,吞钩的概率反而越低,因为鱼钩很快就没有饵料,空钩是无法吸引进窝鱼的。
另一个层面,饵料溶散好、雾化好www.dIAOyUChaNg.c#Om,更容易招惹小鱼,漂相势必比较杂乱,凡是反过来,饵料味型清淡,溶散比较慢,诱鱼效果也比较糟糕,漂相出现的频率自然比较小了。
所以,钓饵的味型、状态,必须把握一个合适的度,既能保障诱鱼效果,还不能雾化、溶散太快,在较长的时间内,鱼钩上都要有饵料残留,这就很是考究钓鱼人的基本功了。
三、钓点的水深
理论上来说,水深每超过50~100厘米,钓组在水下发生动作,传导到浮漂时,都会有一定损耗,当然,在3.5米以内的水深,这种变化其实很难分辨出来。
但是,一旦超过3.5米以上,钩饵、铅坠、鱼线在水中的部分比较多,鱼口信号很容易被损耗掉。
所以,水越深,浮漂的漂讯越少,如果3.5米以上水深,浮漂信号还是很频繁、很密集,那如果不连杆、不爆护,肯定没天理了。
以上三个因素,两个主观因素一个半客观因素,就决定了漂相的力度、幅度、频率,因为不同的水域、地域,鱼情、水情多有不同,所以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参照,但是,原理是相通的,只要搞明白这三个因素在实战中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调整,那么搞明白“鱼语”,进而连杆、爆护,也真不是什么难事。